4)注胶过程应注意A、B组分混合均匀,并在厂家推荐的混合比例范围之内,可以分别通过蝴蝶实验和拉断试验进行确认。换桶时应注意排气充分。如排气不充分,打出的部分密封胶中会夹杂大量密集气泡,我们称之为“气泡胶”。气泡胶与基材(铝材、玻璃等)的粘接效果非常差,用手拉扯胶条,胶条即与基材分离,与此同时,往往在基材上留下一层黑印。
图5 某案例因气泡胶导致与玻璃粘接不良
图6 某案例因气泡胶导致与铝材粘接不良
5)现场板块制作完成后,应将板块水平搬至养护区进行养护。在搬放过程中不允许铝框与玻璃产生错位,否则会影响结构胶的粘结质量。
3、养护环境和养护时间应保证单元件割胶合格
密封胶注胶完成之后,养护过程应在整洁、通风的环境中,温度保持在10-40℃,湿度保持在50-90%。当养护环境的温、湿度较低时,需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这种情况在单组分结构胶中表现明显:即单组分密封胶的固化情况与养护时间有明显的关系。在相同的环境下,养护时间越长,固化程度越高。
图7低温养护条件下,单组分结构密封胶注胶深度为10mm,完全固化所需的时间由10天变为15天,养护时间延长
如有必要,可采取措施提高环境温、湿度。最终应以割胶测试为准,充分确定好成品单元件的养护时间。成品割胶测试合格后(见下图),才能进行安装和搬运。
图8 割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