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包工头”,建全国90%摩天楼,年收入1.2万亿……说起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规模最大必定是中国建筑集团,作为我国专业化发展最早建筑企业,也代表着我国房建领域的最高建筑水平。而大家对中建集团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中建几局”,中建一局到中建八局均是中国建筑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他们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最大“包工头”,建全国90%摩天楼,年收入1.2万亿……说起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规模最大必定是中国建筑集团,作为我国专业化发展最早建筑企业,也代表着我国房建领域的最高建筑水平。而大家对中建集团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中建几局”,中建一局到中建八局均是中国建筑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他们是怎么来的呢?
中建一局: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先锋文化)
1953年1月,在那个严寒的冬天,为建造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时代号为652厂,以下简称“长春一汽”),中建一局的前身——652工程公司成立了。
1954年1月,根据中央指示,包括652工程公司在内的所有建造长春一汽的施工队伍统归建筑工程部领导,由此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成立。公司成立期间,除完成了长春一汽的建设任务外,还建造了我国“一五”计划兴建的我国工业之母、第一座最大的制造大型轧钢冶炼设备的现代化机器制造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同时还完成了齐齐哈尔车辆厂的扩建任务。1958年8月,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更名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同时调往我国西南部地区,参加德阳和江油两大工业区的建设。1960年8月,根据国家建设任务的需要,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抽调部分人员和设备组建了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重新挥师北上,投身大庆油田建设。
1970年2月,北上之行的10年后,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又奉命南下参加荆门炼油厂建设。1970年7月荆门炼油厂建设期间,建筑工程部第六工程局更名为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1974年4月,国家建委第六工程局与101指挥部第三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合并,成立了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
1979年3月,国家建工总局成立,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1982年6月,国家建工总局撤消,成立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改称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1997年8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此后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中建二局:超越历史,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超越文化)
说起中建二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队伍。
那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195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奉毛泽东、朱德之令,改编为解放军建筑5师。从此,官兵放下枪杆,拿起铁镐,开动机器,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壮美序幕,掀开了中建二局创业史的光辉篇章。1953年,解放军建筑5师在上海受了3个月严格的专业工种技术培训和实施实习,之后便被纳入华东建筑工程局系统,编为华东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于同年7月奉建工部命令,调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地(现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奉命修建一汽工厂,成为建工部直属工程公司的主要施工力量。1955年5月,建筑5师正式集体专业,脱下军装,由原来的供给制改成工资制,成为真正的建筑企业职工。1956年,直属工程公司对下属单位进行了一次机构调整:将101工区改为第一工程处,102工区改为第二工程处,104工区改为第三工程处,105工区改为第四工程处,108工区改为第五工程处,110工区改为第六工程处,将木工场、